平江县伍市镇织密防灾减灾防护网
立体宣教,从校园到云端的知识传播
平江五中校园内,普法志愿者将《防灾应急手册》递到学生手中,展板上的地震波模拟装置吸引师生驻足。“如果地震时在教室,应先躲在课桌下!”平安办主任现场演示三角避震法,5000份宣传资料如蒲公英般播撒安全种子。与此同时,全镇35个村(社区)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推送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覆盖6万余人次。这种"课堂+云端"的双线模式,让防灾知识传播到田间地头,飞入寻常百姓家。
实战演练,多灾种场景下的应急淬炼
“呜——”随着防空警报响起,伍市镇17所中小学同步启动地震疏散演练。在伍市镇中心小学,师生仅用90秒完成从教室到操场的转移,专业救援人员现场纠正逃生姿势。更具挑战的是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洪震叠加"演练:冲锋舟在模拟洪水中穿梭救援,医疗组搭建应急帐篷实施伤员转运,无人机实时回传灾区画面。各村(社区)群众在实战中掌握生存技能,基层干部协同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检验。
隐患清零,拉网式排查与科技赋能
专项排查组带着卫星遥感图深入河道、地质灾害点,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老旧房屋电路。截至目前,23处隐患点全部建立"一患一档",18处高危区域竖起智能警示牌,一旦监测到位移立即触发声光报警。企业安全生产自查中,56项消防隐患通过跟踪整改实现闭环管理,智能烟感装置在厂房密集区形成监测网络,真正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治理。
物资保障,从编织袋到工程机械的立体储备
镇应急物资仓库内,防火、抗洪、维稳、救灾物资齐全。与镇超市签订的"战时保供协议",让粮油米面储备量可满足万人7天需求;伍市建筑公司的60台工程机械车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随时接受政府调度。各村应急站配备的急救器材中,除常规药品外,还特别增加了针对老年群体的慢性病药物,体现精细化保障理念。
“下一步,我们将为网格员配备无人机,实现隐患巡查智能化。”伍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将开展智能预警系统培训,让基层干部掌握“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同时,伍市镇正在开展“家户应急包”发放行动,内含生活必需品、逃生绳等装备的应急包正陆续发放到全镇群众手中,通过配合安全知识讲座,推动防灾意识融入日常生活。近年来,伍市镇通过“人文+科技”的双轮驱动,正在从“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型。(唐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