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发力:将粤桂协作多元化项目推动落地进行到底
方面 | 当前状态/优势 | 未来发展/增值服务方向 | 潜在价值 |
物流通道 | 爱店至海防陆路约190公里,是广西陆路口岸中到达海防港最近的之一。崇爱高速已通车。 | 开辟常态化、班车式的跨境物流专线;发展 “爱店集结、海防中转” 的国际多式联运模式。 | 打造中国西南—东盟间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陆海联运通道之一。 |
海外仓布局 | (需加强) | 鼓励企业在海防港周边及越南主要产业区(如北宁、北江)设立海外仓。 | 为跨境电商及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仓储配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订单响应速度。 |
产业协同(示例:腰果) | 从越南进口腰果原料。 | 在爱店或宁明加工区进行精深加工(如烘焙、调味、分装),打造品牌,然后销往全国。 | 显著提升附加值,带动边民就业与地方税收,实现“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
产业协同(示例:水果) | 大量进口越南榴莲、菠萝蜜等水果。 | 发展水果分拣、包装、深加工(果干、果汁、冷冻果肉)、以及预制菜加工等。 | 延长产业链,减少鲜果损耗,满足多元市场需求,提升口岸产业韧性。 |
数据互联互通 | 爱店口岸已推行“单一窗口”2.0版、车辆调度系统等智慧口岸措施。 | 推动爱店口岸智慧系统与海防港港口管理系统数据对接,实现货物从报关到装船全流程状态可视化和可追踪。 | 提升国际物流链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增强客户信任和满意度。 |
发展“口岸经济”的成功要素通常都把握住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独特的区位与交通枢纽地位: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核心都在于能否有效连接市场。 政策创新与制度开放:自贸试验区、自由港、特殊监管区域等政策是推动口岸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口岸+产业”深度融合:口岸不是孤立的,必须与腹地产业优势结合,带动制造、加工、贸易、服务等产业集聚,实现从“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枢纽经济”转型。 科技赋能与智慧化升级:自动化码头、智慧物流、数字口岸、大数据平台等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和物流透明度。 聚焦特色与差异化发展:依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找准特色定位(如大连的油品、安特卫普的钻石、宁波的大宗商品),避免同质化竞争。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很多口岸城市都注重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联动(如深圳与香港、西安的“+西欧”线路),共同拓展市场。 |
城市/区域 | 核心特点与模式 | 特色产业/方向 |
深圳 | “超级口岸”枢纽:海陆空全方位口岸群;深港深度融合;制度创新高地 | 高科技产品贸易、跨境电商、金融科技、科技创新 |
宁波 | “自贸试验区+世界大港”:制度创新(如跨境电商“先查验后装运”);大宗商品贸易;中东欧合作 | 港口物流、大宗商品交易、跨境电商、绿色石化 |
上海 | “东方国际都会”:中国外贸门户;金融中心;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消费市场巨大 | 高端制造、金融服务、跨境电商、进口博览会 |
天津 | “北方海陆交汇点”:智慧绿色港口(天津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紧密 | 汽车进口、大宗物流、航空航天、职业教育输出(鲁班工坊) |
广州 | “千年商都”:广交会平台;商贸底蕴深厚;大湾区交通枢纽;汽车、化妆品等产业集聚 | 传统商贸、会展经济、跨境电商、美妆日化 |
重庆 | “内陆开放高地”:中欧班列集结;陆海新通道起点;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基地 | 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跨境铁路物流 |
西安 |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内陆口岸典范;“通道+产业+商贸”联动模式 | 装备制造、电子产品、跨境电商、临港产业 |
大连 | “东北亚航运中心”:环渤海重要港口;日韩经贸合作前沿;装备制造、石化产业基础好 | 油品贸易、装备制造、冷链物流、对日韩软件信息服务 |
青岛 | “上合示范区”:毗近日韩;海洋经济特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 家电电子、海洋经济、橡胶轮胎、跨境电商 |
厦门 | “对台经贸桥头堡”: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跨境贸易便利;文旅会展发达 | 电子产品、文创产品、对台贸易、旅游会展 |
新加坡 | “全球贸易自由港”:地理位置优越;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集金融、航运、科技于一身 | 电子、化工、金融、航运服务、高科技研发 |
鹿特丹(荷兰) | “欧洲门户港”:欧洲最大海港;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港口与产业园区深度融合 | 石油化工、大宗散货、集装箱中转、物流增值服务 |
迪拜(阿联酋) | “中东贸易之都”:杰贝阿里自由港;免税政策;资金池深厚;连接亚欧非市场 | 转口贸易、奢侈品、黄金、金融科技、旅游购物 |
汉堡(德国) | “德国通往世界的港口”:欧洲重要铁路枢纽;自由港政策历史悠久;临港制造业发达 | 机械设备、汽车配件、电子产品、临港加工、新闻出版 |
安特卫普(比利时) | “欧洲钻石中心”:欧洲第二大港;钻石交易占全球八成以上;化工集群强大 | 钻石交易、精细化工、港口物流 |
洛杉矶/长滩(美国) | “美西贸易主门户”:北美最繁忙集装箱港群;服务亚太贸易;科技、娱乐产业加持 | 电子产品、汽车、航空航天、影视文化产品、跨境电商 |
香港(中国) | “自由港标杆”:零关税(除特定商品);国际金融中心;法治健全;资金自由流动 | 金融、转口贸易、高端消费品、专业服务 |
釜山(韩国) | “东北亚转运中心”:全球重要中转港;物流成本与效率优势;致力发展数字口岸 | 船舶制造、汽车、电子产品中转、跨境电商 |
汉堡(德国) | “自由港与科技结合”:历史悠久自由港;海铁联运高效;注重环保和数字化 | 机械设备、汽车配件、电子产品、临港加工、新闻出版 |
哥德堡(瑞典) | “斯堪的纳维亚枢纽”:北欧最大港口;沃尔沃等企业总部所在地;绿色、智能口岸建设领先 | 汽车制造、林业产品、绿色能源技术、滚装运输 |
维度 | 国际/国内先进口岸的最佳实践 | 爱店口岸的现状与差距 | 未来发展建议 |
产业带动 | 荷兰鹿特丹港:不仅是转运中心,更是欧洲最大的炼油、化工和食品工业基地之一,形成“港口+产业园区”模式,吸引大量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完整产业链。 | 虽有落地加工企业(如腰果加工),但产业规模小、链条短,2025年1-4月进出口落地加工区产值预计为10亿元,与庞大口岸过货量(同期货值228.18亿元)相比,本地转化率和附加值捕获能力明显不足。 | 重点引进和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如高端果脯、精油提取)、中药材研发与制药等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而不仅仅是“通道”。 |
区域协同与分流 | 国内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欧班列重要节点,有效分流了阿拉山口口岸的压力,2025年前7个月经该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已超6600列,同比增长21.8%。 | 崇左市友谊关公路口岸承担了全市进出口货物量的90%以上,爱店口岸分流作用未充分发挥,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 加快推进爱店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 ,并扩大开放那呼通道 ,完善与周边口岸的交通连接,主动承接友谊关口岸的溢出和分流货物,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口岸群格局。 |
口岸能级与功能 | 迪拜杰贝阿里自由港:提供高度自由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允许100%外资所有权,免征个人所得税和进出口关税,吸引大量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成为中东地区的贸易和物流中心。 | 目前爱店口岸仍为双边性口岸(仅限中越两国人员和货物通行),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功能受限,制约了其成为区域性国际贸易枢纽的步伐。 | 积极争取自由贸易试验区或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特殊政策,在跨境金融、服务贸易、外资准入等方面进行更大胆的创新和开放试点,提升口岸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
民生与边民致富 | 国内凭祥友谊关口岸:通过“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模式,2024年带动2.41万名边民分红1115.24万元,边民切实从口岸经济发展中获益。 | 爱店镇成立了搬运公司,为边民提供了1000多个“家门口就业”岗位,2025年创收94万余元。 但边民参与互市和加工的广度、深度以及收入稳定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创新边民互助组模式,探索“边民变股民”等机制,让边民更深入地参与到产业链中并分享增值收益;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边民获得更高收入的就业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