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义工开展“巧手制艾锤 健康暖银龄”老年人手工艾草养生锤制作活动
活动伊始,专业社工以“健康老龄化”理念为指导,结合中医养生理论,系统讲解艾草的药用价值与养生功效。通过引用《黄帝内经》中“治未病”思想,社工引导老年人认识艾草“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作用,并结合现代医学视角,分析艾草锤通过穴位敲打促进气血循环的科学原理。针对老年人常见的肩颈酸痛、关节不适等问题,社工运用社会学习理论,现场演示“肩井穴”等穴位敲击手法,强调“适度力度、规律频率”的健康原则,帮助老人掌握居家养生技能。
在手工制作环节,社工采用小组工作方法,由志愿者担任“技术指导员”,分步骤教授艾草锤制作工艺。从称量艾草绒、包裹棉布到缠绕棉绳,社工引导老人遵循“捏、裹、缠”三步法,并鼓励组员间互帮互助。活动现场,82岁的李奶奶在志愿者协助下完成作品后感慨:“以前总听人说艾草好,今天才知道还能自己做锤子,既锻炼手脑,又能为健康加分!”
此次活动的背后,是专业社工“需求为本”的服务设计逻辑。项目组前期通过入户调研发现,社区老年人普遍存在“慢性病管理知识匮乏”“居家康复资源不足”等问题,遂将艾草锤制作与健康教育结合,形成“知识科普—手工实践—持续跟踪”的服务闭环。社工还引入优势视角理论,通过“健康之星”评选、养生经验分享等环节,激发老年人自我价值感,促进社会融入。
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活动整合了社区党员、社工、志愿者三方力量。党员先锋队负责统筹资源,社工团队设计服务框架,志愿者队伍执行具体环节,三方协同构建起“需求响应—资源链接—服务落地”的全链条机制。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拓展健康讲座、康复训练等多元服务,助力打造“老有颐养”的幸福社区。
此次艾草养生锤制作活动,不仅让老年人在动手实践中收获健康与乐趣,更彰显了专业社工“助人自助”理念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通过理论赋能、实践创新与资源整合,天中义工项目组正以“小切口”推动“大服务”,为社区适老化改造与银龄关怀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