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恩施真正美起来

综合
来源: 标签: 2025-06-19 13:30:02
◎美育学者、恩施市子玄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凯军[编者按]在鄂西群山的环抱中,恩施如一颗被时光打磨的珍珠,既藏着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又浸润着土家文明的千年烟火。对于散落世界各地的华人而言,故乡的山...
       ◎美育学者、恩施市子玄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凯军

[编者按]在鄂西群山的环抱中,恩施如一颗被时光打磨的珍珠,既藏着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又浸润着土家文明的千年烟火。对于散落世界各地的华人而言,故乡的山水总是心头抹不去的牵念,而恩施之美,恰似一封从故土寄出的情书——它以青山为纸、清江为墨,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书写着中华文化的深沉韵味与蓬勃生命力。

这里的美从不是单一的风景:当吊脚楼的飞檐勾住现代都市的月光,当土家织锦的纹样在数字屏幕上流转,当巴人“踏歌以祭”的古老智慧融入当代发展的思辨,恩施正以“本源、智造、思辨、知行、化境”五维视角,勾勒出一幅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美学画卷。这不仅是对一方水土的深度解读,更是对中华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本真、拥抱创新的生动诠释——无论身处天涯海角,华人对美的追寻,始终与故土的文明基因紧紧相依。

今日刊发《让恩施真正美起来》,邀全球华人共赴这场跨越山海的美学之约,一同感受恩施如何将自然之魄、人文之魂、时代之力熔铸为照亮未来的精神之光,让世界看见中华文明在岁月长河中永不褪色的魅力与生机。

———————————————————————————

恩施的美是一轴未展开的古卷,藏在鄂西群山的褶皱里,浸在清江晨雾的水汽中,更揉碎在土家织娘飞梭走线的指缝间。当人们以本心触摸这片土地的肌理,便会发现美在此处从不是单一的风景,而是由时光淬炼出的多维交响——它是文明根系的深扎,是古今技艺的碰撞,是矛盾中的清醒抉择,是步履间的生活哲思,更是万物共鸣的终极境界。

一、本源美:山水为笺,文明作墨

美从何而来?且看清江如练,劈开鄂西高原的胸膛,将4.6亿年的地质密码锁进梭布垭石林的层理;且观腾龙洞吞云吐雾,钟乳石以毫米为单位书写着地球的史诗。比自然奇观更动人的,是吊脚楼榫卯咬合的智慧——不用一钉一铆,却在群山间矗立成巴人"依山为命"的生存哲学;是唐崖土司城遗址的石马,鬃毛里凝结着古代政权的兴衰;是摆手舞踏碎的月光,鼓点中跳动着先民"以舞祭神"的虔诚。那些散落在山坳里的土家歌谣,藏匿于织锦中的几何纹样,何尝不是文明留给现世的体温?它们是美的根脉,让这片土地始终生长着鲜活的文化年轮。

二、智造美:古艺新声,经纬成章

美如何生长?当西兰卡普的"太阳花"纹样遇见数字建模,当山民的薅草锣鼓融入电子音效,当土司议事的场景在VR中重现,科技便成了唤醒传统的密钥。这不是对过往的割裂,而是让千年技艺在数字时空中续写出新的篇章——光影在大峡谷勾勒出《龙船调》的意境,算法将传统纹样衍生出万千可能,网络让深山里的文化符号化作世界舞台的音符。就像土家织锦的经纬线,传统与现代在此交织,既保留着经纬相承的骨血,又织就了面向未来的锦缎。

三、思辨美:持衡守正,叩问初心

美如何平衡?在开发与保护的博弈中,恩施人懂得让旅游栈道避开珍稀植被的根系;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里,他们坚持新建吊脚楼必须沿用夯土墙工艺;在本土与世界的对话间,更让"撒叶儿嗬"的舞步既保持着巴人绕棺的原始力量,又融入现代艺术的表达。这种智慧如同清江的水,既滋养着沿岸的吊脚楼,又奔涌向辽阔的江海——不固守陈规,亦不忘却来处,在动态平衡中守护着美的本真,让绿水青山与文化根脉都能在时光中从容生长。

四、知行美:踏地为歌,造物成诗

美如何抵达?不在文人墨客的辞藻里,而在鹤峰护水人竹筏划过的水痕中,在绣娘指尖磨亮的织锦梭上,在茶农翻炒春茶时腾起的烟火气里。当山民自发组成护水队,用竹篙打捞江中的浮尘;当留守妇女在织锦工坊里将传统纹样化作脱贫的经纬;当年轻人把茶园改造成可触摸的美学空间,美便从抽象的概念变为可感知的生活。这是一种渗入骨髓的美学实践——在护水时懂得敬畏自然,在织锦中传承文化,在炒茶间感悟劳作,每个人都以行动为笔,在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美学注脚。

五、化境美:万流归宗,天人合一

美向何处去?当大峡谷的云雾与数据代码共舞,当土家织锦的纹样成为数字时代的文化密码,当科技之光与千年文明在清江水面相映成辉,便抵达了美的化境。此时的恩施,山水不再是隔绝的屏障,而成为文化对话的剧场;传统不再是凝固的标本,而化作创新的源泉;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成为点亮文明的星火。在这里,自然的雄奇、人文的厚重、科技的精巧、心灵的顿悟达成共振,让美超越了地理的边界与时代的隔阂,成为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和谐共生的永恒象征。

尾声:美在恩施的呼吸之间

在恩施,本源美是深埋地下的文化之根,智造美是伸向未来的创新之枝,思辨美是生长其间的平衡之脉,知行美是落地生根的实践之叶,化境美则是笼罩其上的永恒之光。当晨雾在峡谷间写下朦胧的诗行,当吊脚楼的灯笼与远处的信号塔共同点亮夜空,当土家老人用方言讲述的传说与年轻人敲击键盘的声响在山风中交织,这片土地便成了一曲流动的美学交响。

美在此处从不是静止的风景,而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生命对话——它始于对本源的深深敬畏,兴于对创新的大胆探索,成于对平衡的智慧把握,归于对共生的无限向往。恩施以五维交织的美,向世界展示着:真正的美,是让每一寸土地都生长着历史的记忆,每一个当下都孕育着未来的可能,每一个生命都成为美的传承者与创造者。这份美,如同清江之水,既流淌着千年的故事,又奔涌着无限的希望,在时光里生生不息。

分享: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