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老照片品读——周海婴先生之华北大学结业照

文化
来源: 标签: 2022-11-20 11:20:42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新年伊始,我着手整理撰写《华北大学事记》。在研究搜集到的华北大学诸多资料时,我对周海婴先生1949年在河北正定拍摄的一帧华北大学举行结业的照片(中国美术馆...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新年伊始,我着手整理撰写《华北大学事记》。在研究搜集到的华北大学诸多资料时,我对周海婴先生1949年在河北正定拍摄的一帧华北大学举行结业的照片(中国美术馆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帧照片太具有美感、时代感及历史和现实意义了。

一、弥足珍贵的一帧老照片

之于华北大学及正定,这帧照片的史料价值堪称弥足珍贵。其照片简介及背景告知我们:这是周海婴先生于1949年4月,站立于河北正定原正定府文庙的魁星楼上所拍摄的一张46cmx42.8cm华北大学结业典礼的照片。照片展现了当年华北大学在正定举行结业仪式的盛况、正定府文庙内气势恢弘的照壁、府文庙围墙内新粉刷的墙上书写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的思想”的大字标语、清末民国期间古城正定大十字街以东白墙灰瓦、鳞次栉比的硬山顶古建筑群与马家大院的东后门及袁家等3家四合院的北后门,更与西南远方耸立的开元寺须弥塔,此情此景惟妙惟肖,均被当年华北大学政训第31班学员周海婴一览无余收于镜头内,耀然照片中。

感谢中国美术馆2019年“记忆星尘——纪念周海婴诞辰九十周年摄影艺术展”;感谢周海婴先生当年的拍照,让我们见到了这帧与共和国同龄的照片。往事历历,犹在眼前。照片之所珍贵,是其拍摄者用一架“禄莱”相机以大画面、大视角展现出了民国时期正定古城清晰的天际线,标语、照壁、古墙,古屋、古塔、树荫,与宽阔的广场上比肩接踵参会的华大师生,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错落有致、新韵古香、和谐自然而又特别能够体现时代风貌的水墨画卷。

这帧照片弥补了官方档案的一些空白,其不仅是华北大学创办于正定的历史见证,还是华北大学在正定重大校事活动中师生参会人数众多、其场面恢弘、胶片尺寸最大的一帧照片;周海婴先生的这张照片,还为曾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正定府文庙其古老的照壁,留下了迄今存世的唯一照片,惜今其照壁已毁无迹;这帧照片同时亦是周海婴先生在正定入籍华北大学参加革命工作的历史见证。该照片将补充文字书写的历史,它对研究华北大学校史及研究正定历史文化,都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一照片,并将成为人们美好而永恒的记忆!

 (1949年4月,华北大学结业,河北正定,46cmx42.8cm,中国美术馆藏)

二、正定华大与周海婴其人

1947年4月1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正定,设正定市。 1948年5月,党中央预见迎接全国胜利,急需培养大批干部,决定将原华北联合大学与原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毛泽东主席亲为华北大学题写了校名。同年8月24日至27日,华北大学在正定市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华北大学下设四个部和两个学院,其中,华大一部系政治学院性质,办短期政治班,学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知识,了解党的纲领政策,一般学习3到6个月就奔赴工作岗位。至1949年底,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华北大学为新中国培养了近2万名优秀人才,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谱写了辉煌篇章。

华北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建国后,华北大学一些下属院系陆续脱离本校独立办学,如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

正定市、正定华北大学,是周海婴先生参加革命工作的起点。周海婴是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鲁迅与其妻许广平之子。1929年9 月27日,48岁的鲁迅在上海喜得贵子,鲁迅为其取名周海婴。如果说鲁迅是以文字为武器,针砭时弊,其子周海婴则是将他对世事民情的看法都放进了照片中。

鲁迅辞世后,10岁的周海婴第一次接触到相机,14岁时他正式学习摄影,从此便没有再放下。许广平节衣缩食,1948年在离开香港准备北上解放区时,他们到旧货市场买旧了冬衣,省下800多块港币在香港买了一架禄来相机和20卷胶卷。周海婴曾说:“这使得我能够及时拍下四五十年代的照片。”而这些照片,却意外地成为了见证历史的孤本。

1948年,一个特殊的历史时间节点。中央安排在香港的李济深、郭沫若等5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北上,周海婴和他的母亲也在其中。轮船从香港绕道沈阳、大连,再前往北平。但出于安全和需要严格保密方面的考虑,没有安排任何新闻媒体方面的人跟随。19岁的周海婴,以一个摄影师的敏锐眼光,他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这段时间里,这些共和国贤达们的生活瞬间。而正是他“意外”拍下的这些照片,填补了新政协历史档案上的空白,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

1949年2月25日,这批爱国民主人士抵京入住北京饭店。

周海婴回忆说:“我呢,只在北京饭店住了几天,就到河北正定去,进了当时为革命青年开办的华北大学,编入政训31班,参加为期3个多月的学习。我全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进入华大学习的周海婴,从不炫耀自己的父亲,而是和其他学员一样听课、拉练、参观、学习。1950年,周海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社会系,学习两年。1952年10月,周海婴又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系学习,任实验员、器材组长,195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9月进入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后为国家广电总局原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他是第四届、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1年4月7日,周海婴走完了他平凡的人生,享年81岁。周海婴先生一生中却留下数万张底片,他的摄影均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

三、文学家鲁迅与“东方美神”

鲁迅、许广平夫妇有没有来过正定,我们不得而考。然而鲁迅先生与正定“东方美神”的故事,却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正定十处“国保”之一的隆兴寺,摩尼殿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罕见珍例”。摩尼殿中的五彩悬山上,中间端坐着一尊高3.4米,面北背南、头戴花冠,上身斜披着璎珞,上躯部分裸露,下身是镶饰着花边的红裙,足踏朵莲,面露微笑,右手绕过膝盖轻轻地搭在左手腕上。这尊观音像,穿戴华贵,皮肤白皙,潇洒自然,神情随性,美艳至极。因与大殿相背,被称为“倒坐观音”。   鲁迅曾称这尊“倒坐观音”为“东方美神”。普通佛像是“把人神化”,而“倒坐观音”则“把神人化”。“把人神化”、“把神人化”,这两“化”用得非常准确。上世纪20年代,鲁迅居于北京时,曾将正定隆兴寺“倒坐观音”像置于案头。二十几年前,正定人专程赴京拜谒位于北京阜成门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这帧倒坐观音像仍摆放在鲁迅先生卧室兼书房中靠

着东墙的书桌之上。至于这观音像是怎么来的,人们的说法不一。鲁迅没有到过正定隆兴寺,这是肯定的。有学者认为,鲁迅案头的“倒坐观音”像购于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在北京王府井开的“山本照相馆”。

梁思成先生于1933年曾两次莅正考察古建筑,拍摄了大量照片。他返京后不久便撰写了《正定调查纪略》,并附有77帧在正定拍摄的照片,其中的一张便是倒坐观音像——这正是学术界对倒坐观音最早的关注。鲁迅将倒坐观音像置于案头,比这还早了10年。

四、华大结业照拍摄时间考

网上点击周海婴华北大学照片,搜索“记忆星尘——纪念周海婴诞辰九十周年摄影艺术展”,我们就会看到这帧照片及其底部简介的标注文字:“周海婴,1949年4月,华北大学结业,河北正定,中国美术馆藏”。2021年初,我在编写《华北大学事记》考证核实资料时,仔细揣摩了周海婴先生的这帧照片,并对其标注拍摄的时间为“4月”产生了质疑。   1949年的4月,是农历己丑年的三月。正定的天气,2-4月为春,四月是一个春意正浓的月份。此时的正定,应是没有了初春时的那种乍暖还寒,也不像夏天时那样的烈日如火。照片中,土坡上的树荫下,几簇人似在躲着阳光照射;会场上,一些参会的师生,头上顶着草帽遮阴,特别是那些身着白色衬衣的人,看上去很像是穿着半截袖的上衣或是已撸起了袖子,他们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府文庙围墙内外的氛围气息,让人感受到此时的天气不像是仲春时节的4月。于是,我想到了查找周海婴先生的简历及华北大学在1949年4月的那期结业典礼。周海婴先生当年随同爱国民主人士于1949年2月25日抵达北京,他在北京饭店只住了几天,或许是2月底或者3月初来到正定。他就读于华北大学政训31班,参加了为期3个多月的学习,也即周海婴大体应该是在6月中旬结业的。而我在查找众多的华大校史资料时,在核实考证华北大学这一年的校务活动后发现:华北大学在这一年的4、5月份,均没有举行过结业仪式。而是记有:“6月5日,一部1-4区队约4000名学员于正定分校毕业分配工作,1800名参军南下”的文字。看来,周海婴1949年所拍华北大学结业照片,其拍摄时间不应是4月,而应该是6月。

综上所述:中国美术馆所藏周海缨先生1949年在原正定府文庙拍摄的华北大学结业照片,其文字简介应为:“周海婴,1949年6月,华北大学结业,河北正定,中国美术馆藏”。(樊志勇  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河北省国学会副会长)



 

责编:常红锋

分享:

网友评论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