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人民医院:同“呼吸”共担当,致敬为生命而战的救治团队!

资讯
来源: 标签: 2023-01-31 20:28:37
华人日报网1月31日青岛电(特约记者 胡安福 通讯员 范学伟)自2022年12月下旬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形势严峻,发热门诊、急诊和重症患者三个高峰接踵而来。作为全区医疗救治的主力医院,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迅
华人日报网1月31日青岛电(特约记者 胡安福 通讯员 范学伟)自2022年12月下旬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形势严峻,发热门诊、急诊和重症患者三个高峰接踵而来。作为全区医疗救治的主力医院,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迅速应变,不断优化门急诊、发热门诊及住院患者收治流程,全力保障新冠病毒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迎战重症救治大潮。
医院党委统筹安排,按照“逐步腾空、分级分类救治”原则,整合扩容全部资源向一线救治倾斜,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坚守践行“保健康、防重症、降死亡”的整体部署,作为这次新冠病毒感染救治的主力军,在医疗救治尤其是重症救治方面肩负起中坚力量;各科室打破专业壁垒全部参与收治,为缓解重症救治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勠力同心,共克时艰
患者骤增,急诊、全院病区病床爆满高位运行,且大多数患者年龄大、病情重。在“全院一张床”部署下,医院及时协调保障药品、呼吸机、监护仪等物资储备,确保满足医疗救治需求。
医院成立了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为主的医疗救治专家组,每天学习实时更新的规范诊疗指南,与国内外救治思路快速接轨,并与上级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和规范全院诊疗方案。在医务科带领下,他们审时度势,商讨制定救治具体方案,动用一切人员和力量迅速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同时,他们还承担着全院所有相关病人的会诊任务,及时及早甄别,筛选高危,将重症患者收治入呼吸内亚重症专科,尽最大限度争取达到重症逆转。

在救治关键时期,呼吸科两个病区80张床位由医务科统一安排,全部用来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科室原来配备的26台高流量湿化氧疗仪、28台呼吸机、50余台监护仪也供不应求,满负荷运行,不得不通过医院协调其他科室的设备支援。为减缓急诊压力,除了加快周转,还在大厅临时增加了近10张床位。作为重症救治的主要科室,每天会诊量是平时的5-10倍,门诊量是平常的3倍,同时还要确保抽调骨干力量支援急诊、应急病房等救治区域,指导诊疗。连日持续超负荷工作,医护相继患病,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很多科室人员不言退,虽然疲惫不堪,仍坚守在岗位上。

发热、咳嗽、全身酸痛……医生们忍着身体不适,坚持门诊和病房连轴转,查房一丝不苟,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制定并调整救治方案。白天在病房里连续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写病历;在门诊上加班加点坚持把所有预约病人全看完,还要回到病区会诊,常常晚上8、9点钟以后才能下班。马不停蹄地奔赴全院科室会诊,还要不停解答患者家属的各种咨询......有的医生直到高热不退,嗓子疼得发不出声音,才不得不回家休息,但随后继续带病返岗。

液体多,治疗台上摆不下,各种护理操作繁多复杂,护士们忙得脚不沾地,有时一整天顾不上吃口热饭,顾不上喝水。她们忍受着感染后的肌肉酸疼、咳嗽不止,有序进行各项操作,扩容病房、安置病人;从深夜到黎明,输液治疗、帮患者翻身叩背,她们巡视在心电监护、呼吸机、微量泵之间,调整参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苏小燕、刘美玉两位病区护士长更是几乎天天靠在病房,解决问题,调配设备,补充人员缺口,像不知疲倦的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随时顶上。
“艰难方显担当。我特别感谢我的团队,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全力以赴,一起咬牙扛了过来!”一病区主任孙淑芬动情地说。
团结协作,科学诊治
因为高强度劳累休息不好,很多医护人员身体迟迟不能复原。但他们依然争分夺秒、脚步匆忙地穿梭在各个病房,“值着夜班发着高烧,两粒退烧药顶到天亮”成了常态。由于收治患者80%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除基础的治疗护理外,部分患者还留置胃管、尿管、造瘘管,还要接受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俯卧位通气等专科治疗,技术要求高、救治任务艰巨。呼吸科团队细致研判、动态调整、一人一策、科学施治、精心护理,日夜奋战在救治前沿,守护患者安全。
俯卧位通气在诊疗方案中是一项很重要的治疗措施,于普通清醒患者而言,这个治疗姿势相对容易实施,但对老年患者来说,接受能力差又合并多种疾病,再加上家属的担忧,实施难度较大。医生护士不厌其烦向他们讲解俯卧位通气的重要性和操作要领,每天按时、耐心一对一指导,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我们呼吸科团队并不是独自在战斗,在院党委统筹兼顾下,医院分层分级收治,扩容救治空间,医务科协调安排,各科室打破专业壁垒全力收治,为呼吸科缓解了很多压力,全力保障救治重症患者……”回望走过的这段艰难历程,二病区主任韩先章感慨不已。
是的,在此次迎战重症救治高峰的攻坚时刻,医院在原有院级医疗救治保障专家组制定方案、指导救治的基础上,成立新冠肺炎医疗质量巡回小组,每天全院巡回会诊,组建全院专家多学科MDT团队随时讨论,安排调整病员分流。内外科打破专业界限,在不影响科室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临时组建外科系列综合病房,以应收尽收新冠患者,与病毒抢时间、拼速度;急诊医学部、重症医学科、各功能检查辅助科室、各综合病区、应急病房密切配合全力支持、能收尽收能治尽治……全院科室上下一心,通过有序高效分流,跑出重症救治的“加速度”,实现了重症病床的快速周转,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方确保了新冠重症患者的科学、有序、有效救治工作的顺利展开。
生命至上,捷报频传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在新冠感染疫情这场突然爆发的洪水面前,医护人员就是生命的“摆渡人”,把一个又一个生命垂危的重症病人渡向重生之岸。
来看几则救治典型案例。
88岁的王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肺恶性肿瘤,感染新冠后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肺部感染持续加重,在外院治疗7天仍不见好转,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转入呼吸与危重症科室后,科室立即给予高流量氧疗改善缺氧状态,在MDT专家团队指导下加用抗病毒药物,每天坚持帮老人俯卧位通气,配合中药调理,控制基础病、改善循环……经过20余天治疗护理,病情逐步稳定,从能睁开眼交流,到能慢慢进食,到肺部炎症明显吸收,直至好转出院。
 
83岁的李大叔患有结肠癌,并有较严重的冠心病,入院后持续39℃高热,喘憋厉害,血氧进行性下降。科室立即展开抢救,直到夜间7点多,老人情况才稳定下来。随后,在MDT多学科专家组指导下加用药物并辅以对症支持,护理团队每日指导清醒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经过15天的悉心救治,复查CT老人白肺大部分已吸收,化验指标正常,顺利出院。

“白肺”治疗前CT影像“白肺”治疗后CT影像
85岁的王阿姨有老慢支,感染后病情持续进展。专家组迅速预判,指导应用一系列救治措施及个体化治疗。在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老人体温恢复正常,喘憋明显改善,肺CT显示白肺已基本吸收,于春节前夕顺利出院。
“老人好了,成功闯过生死关口回家过年团聚,这是给俺全家最好的新春礼物!”家属专程回到医院,激动地连连致谢。
尽职尽责,春节坚守
人间至味是相守。对大多数人而言,春节是一场不远千里的团圆;而对于医护来说,假期与他们无缘。兔年春节,病区依然忙碌,病房里监护仪、呼吸机运行的“嘀嘀”声此起彼伏,护士疾步穿梭在病床之间,医生们同样收治病人、查房、下医嘱、会诊一刻不停歇......
疾风知劲草。在最艰难的时期,即墨区人民医院全院上下一盘棋,勇于担当、顽强坚守,医护人员勠力同心、寸步不退,打通救治绿色通道,全力投入到科学、有序的救治工作中;他们以身为墙,在夜以继日的守护中,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抗疫堡垒。目前,我区最艰难的救治高峰已经过去,而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正印映出这个迎面走来的春天里最靓丽的风景线!致敬,守望相助为生命而战的医务人员!
分享:

网友评论

友情链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