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全作品:漫谈国画之意境与审美

资讯
来源: 标签: 2024-04-11 15:45:14
毕可文主任邀我为会刊写一篇关于花鸟画技法的文章,我倍感压力无从下手。关于花鸟画技法丛书满天飞,再加上网络上讲技法的画家很多,我的水平不及他们,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为了对可文主任有个交代,便写这篇短文...

毕可文主任邀我为会刊写一篇关于花鸟画技法的文章,我倍感压力无从下手。关于花鸟画技法丛书满天飞,再加上网络上讲技法的画家很多,我的水平不及他们,真的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对可文主任有个交代,便写这篇短文,不敢奢求教化,能够抛砖引玉便知足了。

中国画简称国画,因使用工具技法与其他国家不同,在世界画坛中成为一枝独秀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学会鉴赏国画。

国画是一种平面造型艺术。她是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印为一体的艺术语言。要读懂国画必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文化涵养,否则欣赏国画艺术水平就会显得很肤浅,甚至读不懂国画。

国画从表现内容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技法上可分为工笔画,小写意,大写意和水墨和彩墨画。

中国画追求的是意境,也就是说画面要有诗意。画山而意不在山,画水则意不在水,画花则意不在花。画面通过物象的形态和性格被赋予一种精神特征,借以表达作者的心理感受和情怀。如松树不畏风雪严寒,表示刚强坚贞的中华民族之性格,暗喻中华民族之精神。如梅花淩寒而开,借以蕴含冬尽春来。牡丹雍容华贵,借以表示富贵荣华,文人画竹以展示清正傲骨的文人风骨等等。

中国古代文人一般都洞悉书法与诗词歌赋,所以在书画作品中都题有诗作。因此诗、书、画、印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现代绘画作者很少题诗,因诗与书法水平可能欠佳。为了藏拙,只好落个穷款。在国画作品中,书法,诗作,绘画可以互补,相得益彰。有好的画作,不题诗也能冲击观赏者的心灵,但有好的诗句和书法更容易进入观赏者的内心世界。传说白石先生曾为一个国民党的要员绘画,不画得罪人会遭到迫害。画又不甘心,于是先生画了几只墨蟹,蟹子是横着走的,白石老人落款是——看你横行到几时。这便是国画的艺术特点,画外有意。

国画还有一个特点,画外有画。就是说想表现的物象,画面没出现,但可以看到某种物象或事物。

相传宋朝时绘画招生考试,画题是《山中有一寺》。这考题字面意思是在山水中画一个远景寺庙。大部分考生也都是这样画的,有的考生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下的河中取水,这个画面便是画外有画。

齐白石先生也有一幅类似的作品。画面是一股清泉水流,水流中有几个小蝌蚪,落款是《十里山泉听蛙声》,这便是画外有画有音,也说明题款的重要性,试想若这画不题款,其意境会大打折扣。

画面有声也是中国画的一大创举。我曾见过这么一幅山水画,整个画面画了一个大瀑布,在瀑布水流两边分别有一个牧童,一个牧童抻着脖子,双手弄成喇叭形放在嘴角两边。其意象是向着河对面的牧童大声喊话,一个牧童在河流另一边双手弄成猪耳形放在耳壳外缘,意象是他在专注着接收对面牧童的喊话。这画面意境是瀑布的声响大,大得听不清对面喊话声,画面的声音感特强。看到这种画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画面尽量去繁就简,不能直白,也非说明文,让观者自己品味。相传有个官户人家现场命题作画为女儿招婿,画题是“新婚之夜”,听说很多秀才交了白卷。有个秀才略加思考,便一揮而就画了一幅生动之作。画面上没画新婚夫妇,只寥寥数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帐子,帐中露出一个小小的床脚,床脚处男女花鞋各一双,绣花鞋子上写有双喜字,在帐子最下方的角落处最不上眼的地方画了一只猫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帐子的一条小缝隙,猫正在蓄力窜进帐子里似的。主人见了此画,连声赞曰妙,妙,妙,此秀才顺利地成为乘龙快婿。这故事说明绘画要简练,巧用物象语言传达一种意境,耐人寻味的作品才称得上妙作。

国画和诗意是分不开的,形容诗写得好往往都讲诗的画面感很强,反之形容画画得好就讲画面很有诗意。因此好诗好画必须做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作为一个画者,必须多读多背古诗古词古赋,增添文化涵养,若做不到这一点,在国画方面要想有点作为是难的,充其量只能当一个画匠。

范曾大师确实是大画家,他八十多岁背诵古诗古赋一字不漏,实在不易。作为一个书画欣赏者,也要懂点古诗古词,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借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否则只能人云亦云,没有个人的独特见解,体会不到国画中妙不可言的韵味。

有一年高考作文是一幅画,画面是一个人在挖地下水,快接近地下水时就停了下来,再到别处挖,这样重复多次。要求考生就图写一段文章。那一年我在荣成监考,我在的考场里只有四个美术考生,我看见一个考生这样写道,阶级敌人在破坏大坝,这里挖完了再到那里去挖。我看后差点笑出来,看来学会读懂画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常言道书画是一家,书法和绘画是互补性特别强的一门艺术。要想画好国画必须学好书法,一个不会书法的画者肯定成不了一个真正的画家。作为一位书画爱好者不一定要精通书法,但一定要练习书法,只有这样笔上才有功力,下笔才有力度。国画是以线造型为主的绘画艺术,追求线条美感,讲究用笔用墨,这里讲的用笔就是作者勾线的功力。练勾线的功力可以通过练隶书行草获得,绘画基本上以隶书入笔,特别是画花鸟画,更是如此。写意画草书入笔较多。总而言之,书法好的人学画进步也很快,(这里指国画)反过来画画的人学书法进步也很快,因为书法与国画都是以线造型的艺术。既懂诗又懂书法的画家,其作品意蕴深奥是水到渠成的功夫。

欣赏国画最精髓的部分是看其用笔用墨的韵味,韵味这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画者笔墨功夫达到一定高度时其韵味才越浓越厚。古人云:“画实容易画虚难”。国画的韵味就藏在这虚实之间,难就难在巧妙的虚实,无法可依,无法可寻。有时是在不经意间形成的。就像鹅卵石上的纹理,怪石的形态那是上天无意之作,天下独一无二,往往这种纹理或造型是最美的,是大美。白石老先生曾讲过,绘画“妙就妙在似而不似之间”,这说明大师的审美同天然之美是一致的统一的。

一幅好的书画作品有四个等级,习作,佳作,精品,妙品。妙品级的作品可遇而不可求,这种作品一般是大师在似醉非醉,天人合一时的无意之作,所以这种作品不可重复,因而难得,据说王羲之的兰亭序便是酒后之作。张大千晚年由于眼睛不好,这给他创作神品提供了机会,所以他不用笔,用碗泼彩泼墨产生了不少妙品之作。

最后谈一谈如何鉴赏中国画。鉴赏一幅画第一要看其书法落款,如果画款落的书法功力不够,诗句不恰当,那这幅画就不上档次,或者是伪作。如果写字的好,作品也不一定好,也可能是别人代写的,画上的题字很难,既懂绘画又会写字的人在画面上题字才能恰到好处。只有做到字与画的风格统一才能相得益彰,否则适得其反。荣成有个画廊的老板来我家说,他有一批画找荣成书法水平最高的人题的款,他很是失望。说写字的很好但与画风格格不入,还是画画人的字配画好,虽然有的字有些拙笔,但与画面配合相当有味,画中的题字与画面的韵味可以做到有机地结合是很难的,因它无法言传,无章可寻,只能是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慢慢形成的。不同意境的画,不同风格的画,配不同风格的题款。总之题款是画龙点晴之笔,来不得半点马虎。

欣赏画作第二个要看印章,印泥和纸质,首先关注印章盖的位置是否符合章法,再看印章刻印水平,然后看印泥的优劣。大画家对这些是非常讲究的,他的用的印泥都在千元以上,上百年不褪色,纸也很讲究,低档纸画不出有韵味的作品,达不到上述要求的一般都是伪作或三四流画家的作品。

第三是看作品的章法与技法,作品是否有意境和韵味,这是品画的关键,大师级的作品是韵味十足的,章法也有新意,不重复他人的章法,如果题款与画配合得恰当得体,印章也讲究,这种作品一般为好作品。

鉴赏国画作品,其章法特别重要,国画章法最美,最妙最有哲理的布局便是密不插针,疏能跑马,通俗讲是画面要大胆留有空白,空白处并非越大越好,但无空白的构图肯定不符合国画章法,书法章法也是如此。道家的哲学思想宗旨是道法自然,一阴一阳为之道,也是自然中最基本的存在形态,表现在画面上即为一黑一白,一密一疏,一虚一实,画面要在对比中求统一,以黑写白,以虚写实。以疏写密。总而言之传统的国画章法的基本特征是巧妙留有空白,特别是说写。

鉴赏一幅作品的真假优劣这三个要素很重要,缺一不可。

以上观点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随意道来,没做过多的推敲,部分观点无据可查。可用之处则取之,无用则弃之。

王国全/文

分享: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