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海追星》”——张飙先生诗书颂中国科学家精神

资讯
来源: 标签: 2025-01-03 13:49:07
(总54期;2024年12月份)张飙:天地英雄气概,古今家国情怀——两弹一星元勋背后的故事!张飙:从原子弹到中子弹,我们一代科学家,做了外国五代科学家的事情张飙先生简介: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
(总54期;2024年12月份)

张飙:“天地英雄气概,古今家国情怀”——“两弹一星元勋背后的故事!

张飙:”从原子弹到中子弹,我们一代科学家,做了外国五代科学家的事情

张飙先生简介: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高级记者。

曾举办《甲午120年祭》、《致敬两弹一星元勋,致敬科学家》等8次个人主题书法展。

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六次获中国新闻奖。

现有社会职务: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理事等。

张飙先生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和中国书法艺术功底!

(一)、致敬缅怀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二

致敬缅怀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二

◎国运攸关最重粮,

“慧风化谷”万千仓。

“不育”“遗传”寻“特异”,

揭秘,中华“碗”满傲八方。

永志扎根泥土里,

擎炬,“偃苗助树”举科梁。

“多干少拿腰板硬”,

有梦:魂融禹甸稻花香。

(《定风波》—张飙)

◎今天是卢永根院士(1930122日—2019812日)的诞辰纪念日。他一生致力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带领团队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特别是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创新学术观点并应用于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被选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被评为“最美奋斗者”,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永根生活简朴甚至清贫,被称为“布衣院士”。却和夫人一起将毕生积蓄合计880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教育基金。他培养了大批人才。上世纪80年代,他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時,破格晋升了八名中青年学术骨干,成就“华农八大金刚”的传奇。

◎卢永根一直用“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自勉。他说;“只有社会主义祖国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一个农业科学家,必须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一定要亲自察看现场,不能遗漏一丝一毫的细节。”

(二)、致敬缅怀金属材料学家肖纪美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三

致敬缅怀金属材料学家肖纪美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三

◎铬镍添熔最炫钢,合金拓路破迷航。防裂抗蚀坚不锈,启牖:学科交互共高翔。“为士此生终不仕”,夙志:只携桃李谱华芳。煅铸国梁倾至爱,情湃:魂融禹剑耀天光。

(《定风波》---张飙)

◎今天是肖纪美院士(1920127日—2014423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我国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研制成功Cr-Mn-N 不锈钢,提出了合金设计新方法,开创了节镍不锈钢的研究;开展工程结构件断裂分析,在材料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研究中获得新成果。他创立了“氯脆”和“断裂化学”学说,开展了对中国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讯、电力、铁道、建筑、航空航天、兵器、原子能等工业部门工程构件的断裂分析和安全性评价,解决了一批工程中的断裂问题和产品的质量问题,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肖纪美坚持“终生为士不为仕”的理念,不担任行政职务。他提倡用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指导教学,先后开设了《金属材料学》《合金相理论》《金属物理》《腐蚀金属学》《金属的韧性与韧化》《断裂力学》《合金能量学和材料学的方法论》等课程,培养了大批人才。他 80 岁时宣布不再参加各种开幕式和鉴定会,但对学校及企业邀请的学术报告有求必应。

(三)、致敬缅怀采矿工程专家钱鸣高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四

致敬缅怀采矿工程专家钱鸣高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四

◎透钻古纪亿层岩。开采先揭“绿色”篇。“砌体”凝实矿顶坚。险冲前:沥血撑牢井底天。此生不悔选磨艰。工友平安我最欢。身愿融煤化热源。炽心燃:暖送千城驱万寒。

(《豆叶黄》:张飙)

◎今天是钱鸣高院士(19321211-2022923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中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创立了以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和控制实用工程理论体系,形成了结构模式——“砌体梁”力学模型,发展了描绘整体岩层移动的“关键层”理论,解决了中国许多矿区工作面低产和安全(防止冒顶)的关键采矿工程难题。该理论得到国际同行承认和赞誉,称为“钱氏理论”、“鸣高模型”,他到矿区进行试验,把理论转化成生产力应用到井下。该成果推广后,显著改善了煤矿安全生产条件,降低了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顶板事故也得到大幅度下降。他以他的矿压理论为矿工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鸣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绿色开采”体系,他领导团队研究提出“采动岩体力学”等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涵盖煤与瓦斯共采、保水开采、控制地表沉陷、矸石减排等方面。为中国煤炭事业做出重大 哥贡献。

◎钱鸣高说;“煤矿是艰苦行业,但我对自己的选择终生无悔。” 他培养出中国煤炭系统第一位采矿工程研究生,和中国煤炭系统第一位采矿工程博士,他认为,“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不仅仅要会研究,更要能甘于寂寞,真正把做好学问、在科学领域中创新作为自己的第一快乐。”

1957年,肖纪美决定回国时,美国政府先以扣留肖纪美年仅3岁和1岁的两个孩子为要挟,阻挠其回国。通过交涉登船后,美国官员又在旧金山、洛杉矶、檀香山三次上船威胁利诱他留在美国。被拒绝后,美官员扣留了他的全部存款,该款直到中美建交后才归还。

(四)、致敬缅怀中医内科学家董建华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五

致敬缅怀中医内科学家董建华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五

◎脾胃后天之本,“降通”生化之源。除滞疏淤元气畅,辩证虚实五脏安。神宁血脉宽。

挚爱心萦百姓,医仁须似佛仙。精育莘学传统续,淬献珍方妙药捐。壶悬生命泉。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董建华院士(19181217-2001126日)的诞辰纪念日。在数十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他对脾胃病的辩证论治提出了“通降论”、“气血论”、“虚实论”的学术观点,补充和完善了中医学脾胃病论治理论,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其它系统疾病的辩证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温热病的治疗上,提出“辩治方法”等学术观点,对温热病的深入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传统经典方剂基础上,他创制了胃苏饮、胃痛宁等验方,收获良好疗效。他把验方交给扬子药业时说:“希望你们抓紧时间,将其研制成新型胃药,造福人民,造福社会。”在企业的努力下,“名方”变“名药”,胃苏颗粒、荜铃胃痛颗粒等被迅速推向全国,造福了广大患者。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建华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提出了“多临床,早临床”的教学理念,参与编写了全国第一部统编中医教材《中医内科学》,写成了《中医疑难病例分析》《中医内科学》《伤寒论释义》《温热病讲义》《临证治验》等多部专著,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中医栋梁。1960年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五)、致敬缅怀电子学家毕德显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六

致敬缅怀电子学家毕德显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六

◎坑道土埋天线,

上甘岭役奇勋。

启论雷达华夏倡,

通信指挥系统耘。

高科壮我军。

伟业大德不显,

默耕桃李缤纷。

铸策强国追现代,

核战预筹人类存。

千磨煅赤心。

(《破阵子》---张飙)

◎今天是毕德显院士(19081221日~1992112日)的诞辰纪念日。他是我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中国电子学界中最早进行信息论在雷达和通信中应用的研究者。抗美援朝时期,他写出《坑道天线》专论,“天线埋在地下能够实施通信联络”的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答案,解决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前线坑道通信的难题。他在中国最早创建了雷达工程专业,率先将自动控制技术、脉冲技术、微波技术和检测理论等应用于雷达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中,为把信息论普及到通信、雷达领域进行了开创性探索,培养出大批高级电子技术人才,为我军通信现代化和指挥自动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毕德显认为,“现代化是买不来的,要靠自己干”;“军队指挥自动化工程应该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从易到难来搞,要首先着眼于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建立,而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把兴趣放在大屏幕显示等的建立上。”“应当高度重视对核战争条件下各种军事通信装备和电子设备抗毁性的研究,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十年浩劫中,毕德显受到冲击失去自由,老父亲中风得不到及时治疗去世,妻子自缢身亡。但他初心未改信仰不变,刚被平反即提出入党申请。于197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顺祝冬至吉祥安泰。

(六)、致敬缅怀骨外科学专家葛宝丰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七

​之五

致敬缅怀骨外科学专家葛宝丰院士⊙《科海追星》之五百一十七

断掌接活,断指植通。

领先攀“骨外”巅峰。

万千手术,九秩真情:

最出血少、创口小、下刀精。

为民健体,为国挺脊。

若悬壶先铸德风。

谆叮桃李,何谓医生?

乃技艺好,仁心厚,爱纯诚。

(《行香子》—张飙)

◎今天是葛宝丰院士(19191226日—2014710日)诞辰105年纪念日。他是骨科医学奠基人之一,他手术高超,以出血少、创伤小、下刀准而著称,从医70年累计救治患者17万余人。1965年,他指导学生接活冷缺血54小时断掌和59小时断指,是建国60年来最重要的60项医学成果之一;1997年,他成功完成亚洲首例十指断指再植手术;他发明的内固定半环式梯形加压钢板大大提高了粉碎性骨折的治愈率。他破解骨科医学难题,先后自主创新完成57项重大医学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奖励20项,其中6项国内首创,4项世界独创。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书法作品和译文由张飙先生提供;编辑报道:中国风华正茂;2025年1月2日)

分享:

网友评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