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薪火传 文明润万家
商丘雷锋驿站(张培培报道 图文/鲁希燕)
2025年11月23日,河南省豫东国学文化教育基地——圆通福利院"圆通师资种子培训"第35讲圆满落幕。百余名学员齐聚一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探寻"修身齐家"之道,见证这份承载五千年文明底蕴的文化瑰宝,如何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彰显其涵养核心价值观、凝聚民族精神的厚重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作为豫东地区国学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圆通福利院深耕公益十年,以免费国学班为载体,让数千家庭从中受益。本次培训中,豫东国学文化教育基地主任、圆通福利院刘院长以《弟子规》为切入点,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用生动案例阐释"国学非束之高阁的典籍,而是流淌于日常的生命智慧"。课堂上,经典诵读声此起彼伏,学员们专注记录、积极互动,在先贤哲思中感受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学员的亲身实践中愈发鲜明。虞城王女士分享,曾因育儿焦虑陷入情绪困境的她,在践行《弟子规》"正心诚意"理念后学会反观自省,让家庭重归和睦;夏邑女教师则感慨,传统文化不仅修复了她与父母的隔阂,更让她找到了"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的生命价值。这些鲜活故事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蕴含的思想精华能为当代人提供安顿身心的精神滋养。

针对"如何让国学落地生活""化解家庭观念冲突"等现实困惑,刘院长紧扣"知行合一"核心,提出从"晨昏定省""日行一善"等小事践行经典的实践路径,强调"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现场答疑环节掌声不断,学员们在交流中顿悟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之道,纷纷表示要成为文化传播的"种子",让传统美德融入日常。

十年公益路,一颗传承心。刘院长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深厚资源,圆通福利院愿持续做文明传承的践行者,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培育师资力量,让"自强不息、崇正义、尚和合"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未来,基地将继续推动国学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成为凝聚家庭、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

当经典智慧照进现实,浮躁心灵便有了归宿。圆通福利院的公益实践,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更印证了其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它既是历史的回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当代人坚定文化自信、重建家风家教的精神家园。
责核:刘世礼